
『意志不堅定者容不容易犯下錯誤?』
首先『錯誤』的標準很難論斷,要是當事人不覺得有錯的話,那能不能說是錯誤呢?
因此,可能以『意志不堅定者容不容易覺得自己犯錯』來討論比較適合。
基本上,意志不堅定的人比較會在不同的價值觀中來回搖擺,因此常常會認為自己的行為有誤,伊索寓言中父子兩人騎驢入城的故是就是一例。
因此,意志不堅的人常常會在痛苦中徘徊(但不見得是同一個痛苦,往往是不停的在痛苦中輪轉)
意志堅定的人通常有一個比較穩定的價值觀,因此比較不容易覺得自己犯錯(既使全天下的人都認為他錯了)。
『意志堅定者的痛苦時會持續的比較久嗎?』
『意志堅定』分為三種類別:
第一種是『皈依』型的意志堅定。
這種型的堅定是經由『信任』產生的,對現有道德標準的信任,對自己所尊敬的人的信任進而相信他所相信的信念,對「神」的信任。
第二種是『諦觀』型的意志堅定。
這種型的堅定是經由『認知』產生的,相信泰森和我比賽拳擊,我一定會輸。哥白尼相信天心說(不是日心說)。對經由觀察,邏輯的判斷而得到的結果的信心。
第三種是『天授』型的意志堅定。
這種型的堅定幾乎是與生俱來的,沒有理由,也不需要理由,個人認為這是三種類型中最堅定的一種,梵谷之所以作畫,史懷澤之所以行醫,莫札特之所以作曲,鱒魚之所以逆流迴游。不是因為他們意志堅定,而是因為他們熱愛他們所做的事,或生命的召喚所使然。
『皈依型堅定』一旦痛苦起來幾乎就是破滅,或是完全的迷失。比如被親友背叛,發現自己相信的『宗教』不過是神棍斂財的工具等等。
『諦觀型堅定』理論上要是發現自己錯了,反而可能有『山窮水盡宜無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』的驚喜。『我贏了泰森!?』,『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不完全!?』,夜空中居然還有肉眼看不到的天體!?』(無線電波天文望遠鏡)。
『天授型堅定』根本沒有痛苦可言,因為他們不過是照著本能行事罷了,或許連他們都不知道為何要如此做吧?
因此『意志堅定者的痛苦』還要依照他們為何堅定的種類來判斷才行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